典型案例
-
以《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为依据,通过对现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利用电子地图、GPS、PDA、上网本、无线通讯、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全面覆盖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全部业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平台。切实体现各个基层对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需求,实现基层数据实时上报与汇总,有利于各级监管人员对食品生产进行监管监察,同时加强预警分析和监控,利用短信平台发送监管信息和预警信息。系统接入政务中心办证窗口,实现行政审批功能。从资料上报、核查、审批到发证等环节上无缝对接,确保中间的过程和数据不断档不脱节。实现与市质检
-
本系统包括业务平台、PDA巡查终端、企业平台。业务平台涵盖所有业务,可以独立于PDA巡查终端和企业平台处理完所有的业务。(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配置这两个系统)。PDA巡查终端主要为现场检查人员设计,方便现场录入数据,拍照取证等,同时也作为监管现场检查人员的一种方式,可以判断检查人员是否到达现场。PDA上同时提供企业动态信息查询和专家支持库。企业平台主要为企业设计,企业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填报委托加工备案、QS年审、原辅材料进货查验情况、出厂检验/销售流向情况等信息,减少质监局工作人员工作量,同时也方便和企业
-
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特种设备检验系统、政务中心行政审批系统以及人员培训与管理系统,系统构建在统一的平台,数据共享、业务互动。实现特种设备从注册、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监管。实现监察机构、使用单位、检验单位、培训机构、行政审批的信息互动及共享。实现检验机构检验报告出具的数字化、规范化。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设备检验参数信息和参数模板自动生成对应的检验结果,自动生成的检验报告,将会更规范,防止检验结果的二异性。实现对历史检验数据进行智能化管理,列出待检设备历史出现问题,那些需重点检验,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
-
为了适应全省征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质量技术监督同业征信,本系统主要实现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业务系统公共基础平台的搭建,建设业务数据库,规范软件接口标准,完成征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从现有业务系统中导出、整合信用数据,并开发、利用信用数据,实现数据存储和查询等功能,进而建成质量技术监督征信系统。
-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单位管理和日常办公从传统的手工模式向数据化、网络化、无纸化、科学化的方向转变。在系统内部提供统一的沟通和共享平台,加强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提供丰富的外接接口,实现横向与其他省级政府部门进行数据交换,纵向满足各直属单位、地市州局和区县局的数据上报。提高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满足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发布的要求,并使机关日常运行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积累,逐步深化知识管理与知识利用,让机关的无形资产创造有形价值。
-
此系统是一个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办公自动化等多种技术和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系统工程等多种学科的大型、综合性、集中式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涉及的用户不单是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所辖各分局,还有各相关应用单位、企事业组织机构与公众;网络本身不但要覆盖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所辖十区十县(市)分局,还要实现与国际接轨。整个系统是一个包括信息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领导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在内的综合性广域网络系统,各系统之间将实现无缝连接,系统的开发采用先进的
-
采用先进的电子标签技术,使组织机构代码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组织机构代码证,该电子组织机构代码证在政府其它管理部门的应用和识别变得十分简单和方便。本项目的研制是为解决组织机构代码证的数字化、信息共享以及防伪而提出的。项目完成后,将大大减少政府各管理部门对企业基本信息的重复登记,同时还可记录目前企业的其它信息, 如企业的产品质量、诚信等信息,这些对政府各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有极大好处。